第29章 打听粮价-《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


    第(3/3)页

    而且田村长等人是提前收拾东西跑路的,据他所说,再过半月,到了收税的时候,估计会有更多百姓逃荒。

    雁门城的粮价会再次上涨。

    温瑜在伙计“果然如此”的眼神中离开古家粮店,后续又问了几个路人,找了其他几家粮店,都是一样的价格,甚至有家顾氏粮店价格还更高些。

    来之前,许老二帮着把村里所有人一月的口粮都算出来,统计好写在纸上,让温瑜带着。

    至于各家给的银钱,都放在储物袋里。

    温瑜最后还是决定买古家粮店,但不是现在,她要的数目太大,只能先预定好,等出城的时候再拉走。

    许家人口多,尤其是许老大一家,胃口比之平常汉子大不少,依照普通劳力日食三升来算,要买足一月吃食,至少要十二石。

    那就是25两,还是都买陈米的情况。

    要知道,在安稳年份,普通人家一年也就能攒下四五两!

    这次村里人能够爽快掏出银钱来买粮,还多亏了那晚的山匪,从他们那里收获的银钱,每家最少到手二三十两,许家得了足足八十两!

    因此除了买粮食,各家都有些其他需求,比如调料,每日闻着魏小满做的饭香,他们也想尝尝放了调料的饭菜味道。

    还有盐巴,布料,蔬菜,以及最重要的,骡子!

    陈大铁全家就他一人,粮食花钱不多,给了温瑜十五两让她帮忙买匹骡子。

    其他人家有的想单买,有的想合买,犹豫不决之下,最后还是田村长一锤定音,以公家名义再买三匹骡子,钱不够还是许老二垫了一部分,田村长在所有人见证下写了张借据交给许老二。

    因此,逛完一圈粮店,温瑜打算待会儿去看看牲畜价格。

    转了这一阵也到了午时,温瑜看看旁边,建筑牌匾上挂着“满香楼”的牌匾,大堂已经坐满,不断有人进进出出,看起来生意红火得很。

    对面一家茶馆,四四方方的门匾上就写着“茶馆”两字,字体银画铁钩,龙蛇飞动。

    站在街道上隐约能听到茶馆里说书人醒木一拍,清脆响亮。

    靠近门口的木桌旁,一名眉目含笑,身形端庄洒脱的少年举起手中茶杯对着温瑜遥遥一敬。

    “安某唐突了,姑娘若不介意,不若尝一尝这茶,必有所得。”

    最后四字少年加重语气,显得意味深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