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前扩充卫所到北境,地方官府都会上疏困难,没想到老四会主动要求。”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疏,忍不住笑道。 蒋献一言不发。 圣人不需要他说话。 朱元璋更加的苍老了,头上的白发丛生,比两年前变化很大,眼神也浑浊了不少。 但是精神气还是那么足,看上去仿佛在和什么较劲一样。 “北地多年来迁移卫所扩疆,可惜受困于生产,是叫生产力吧。”朱元璋想了想,记忆越来越不好。 “生产力,一到一百,真敢说呀。”朱元璋叹息了一声。 眼神中有些期盼,又有些怀疑。 他这一辈子,什么事物没有见过,天下事都在他的脑海里,可偏偏北平的密疏常常引起他的自我怀疑。 “老四的这个儿子,真是能打压别人的自信,难怪老四经常抱怨。”朱元璋突然笑道,“这样可不行,哪里像是当父亲的。” 喃喃自语后,朱元璋看向蒋献。 “你说说看,锦衣卫在王府的人地位很高,多年下来,会不会已经暴露了,老四可警醒着呢。” 朱元璋有些迟疑。 会不会投靠了老四?不然说的话,都是关于王府的好,虽然知道老四从小就不错,可朱元璋还是忍不住怀疑。 老二从小表现也好,可是就藩后,令他太失望了,辜负了他的信任。 蒋献迟疑了起来,他不敢给出准确的回复,犹豫了一番,忐忑说道:“应该没有被发现。” 为了万无一失,蒋献又补充了句:“只是燕王身边的谋士多谋,也有可能被怀疑,但他们绝对是无法确认的。”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了起来。 原来是怀疑儿子发现了自己的人,有些不高兴,可又不希望儿子傻傻的被锦衣卫瞒于股掌之中。 自己老了。 偌大的皇宫,皇后离自己去了,太子也离自己去了,再也没有值得他信任的人。 这么大的国家,需要成年的儿子啊,朱允炆年少,朱元璋担忧孙子担负不起重任。 朱元璋挥了挥手,打发了蒋献。 不久,旨意再出。 从应天府,浙江两地抽调军户到金州卫。 八千七百户,合计五万余人,由山东和北平供应物资,满足金州卫和复州卫屯田前期的需要。 金州卫和复州卫全部满编,并在复州数十里外,设永宁监城。 前番发配金州的罪民,朱元璋决定要赦了,可他也看破了老四的打算,不会就此顺着他。 这些人可不是一般人,几百人能带领数万大军,万不能落到老四手中。 朱元璋原本想要杀掉,后来改变了主意,但也不愿意放任这股力量落入别人手中。 哪怕是老四也不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