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可能要委屈你。”朱高炽神情慎重。 北平不如顺天府繁华,可到底是省府,而金州则是贫瘠之地,生活极其朴素。 “王府和金州的关系,因为朝廷所以有些复杂,如今不好插手其中的人事调动,所以你去金州,用的将是中华重工的名义。” 王真闻言,因为不懂小王爷的安排,有些迟疑了起来。 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关乎自己的前程,而小王爷毕竟不是王爷,他有些怕小王爷是随手之举,毁了自己终生。 见到王真的神色,朱高炽没有不满,这是人之常情。 “咱准备在金州建立一个林厂,向北平提供木料,随后还会建一个船厂,需要能信任的人,燕山卫中,思来想去,咱想到了你。” “你不但是王府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有才能的人,此事交给你,咱才放心。” 朱高炽笑道。 王真脸色缓和起来,没想到小王爷是这么看他。 “可是属下对林厂,船厂一窍不通,只会打仗,会不会耽误小王爷的差事?” 听到王真松口,朱高炽笑得更加开心。 升官发财谁都愿意,但是能为王府的差事,而不顾自己的利益,具备大局观的人,属实难得。 “林厂,船厂,会有专门的掌柜和匠户,你要做的是负责军事组织,配合孙老将军,做他明面上不好出面做的事。” 朱高炽没有隐瞒王真。 要做事手下就要有人,那么事情就瞒不住这些人。 如果王真这种“根正苗红”的人都不顾自己的利益出卖王府,那该反思的是不会是王真,而是王府。 是管的太松,还是管的太严。 朱棣的手段,未来已经证明,不但没有人出卖他,反而布政司的官员向他通风报信。 这是朱棣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建立于他的才能之上。 “既然如此,属下愿意与金州。”王真不再推辞,想了想,提出了疑虑:“不过金州卫初建,恐怕没有人力可用,从北平招人吗?” “一部分人从山东招人,由外柜的管事们负责这块,一部分从辽东招野民。” 大明的隐户问题,从立国之初到终结之时,不但从未解决,反而倍增。 特别是卫所,是隐户的重灾区。 卫所是军事组织,诸事保密,其中人员的名册更是机密,地方官府无法知晓。 为了防范外人控制兵权,诸多规矩下,连兵部对卫所的一些事情都不知道。 而卫所又是封闭式组织,军官世袭罔替。 所以军户的实际管理人数,全国没有统计过,也就无从得知,像辽东在明末是隐户重灾区,所以有些文字记载。 主要内容就是卫所周边有隐户,不再官府民册中,但是受卫所管理。 朱高炽要解决这个问题。 卫所是要透明的。 军籍上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卫所周边的隐户,给武将们创造了揽财的条件,提供了腐化的温床,必须要解决掉。 正如后世,最伟大的总设计师,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杜绝了军队经商一个道理,保持了军队的纯粹性。 通过把这些野民吸收到管理秩序中,即解决了卫所的问题,又满足了用工问题。 “你明日去一趟中华重工,咱已经交代了文书房,你去看些资料,做好准备。” “喏。” 王真应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