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現在江風的直播有了一批忠實的粉絲,無人機穩定的鏡頭,俯瞰式的直播方式,比那些戶外主播拿著手機對著臉拍好看太多了。 讓大家更有參與感,真的就像是在云放牧。 “一會兒我要開會,建立健全牧場的考勤制度和登記制度,安排好工作。” “現在的牧場都是公司化管理,不過我們這邊很多地方還保留著以前生產隊的特征。” “就比如我的倉庫里時不時會進貨,買一些飲料、米、面、糧油,會按照登記表發放,過來人簽字領走。” “小牧場,比不了都市的大公司,我們還是更講究人情的。” “所以,就先下播了。” 江風看了會兒貓狗,向大家說道。 【差點忘了,場主是老板,還得開會!】 【好懷念以前那個去單位領米面糧油的時代啊,可惜回不去了!】 【現在大家更喜歡獎金,不要搞那些虛的!】 【確實如此啊,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人情了,更喜歡實際的東西!】 【各有各的好!】 網友們紛紛回應道。 江風下了播,然后召集員工開會。 他從來不說那些虛的。 他的牧場是自己家的牧場,也不是合作社,所以不需要講思想,直接安排活兒就行。 大家的活兒都差不多,輪著來。 楊茂林和牛二虎是老員工,他倆也會幫忙盯著。 這些員工大多都是三四十歲以上的牧民,從小生活在草原,基本以放牧為生,不過對他們這些普通牧民來說,自己放牧遠不如去大牧場打工好。 尤其是遇到江風這樣比較慷慨的牧場主,包吃住,伙食不錯,逢年過節就發米面,大家更樂意來這樣的地方。 各項工作都安排妥當。 江風又把楊茂林、牛二虎、馬河三人留下。 這三人相當于是中層骨干。 江風又和他們商量建營院的事情。 牛圈和羊圈分開后,也要在那邊租個院子,那個院子離這里大約走一公里遠,平日里也要有人去值守。 那個院子有一個荒廢的牛棚,稍微完善一下就可以直接放牛。 四個人商量好,江風確認了接下來的計劃。 最后,江風說道: “雖說羊的數量最多,但是牧場最賺錢的還是牛。” “養牛的風險大,但是養成了,什么都是收益。” “所以,我把牛場分開,也是希望牛場能成為牧場的核心。” 聽到江風的話,楊茂林三人都是點點頭。 江風很有想法,對自己的牧場也上心,而且種地、開拖拉機、馴馬什么都會,員工對他很是佩服。 在江風的管理下,這座牧場的發展注定要蓬勃而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