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三国一军师》


    第(1/3)页

    此人所言的异姓王,就是齐、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七人。

    张耳病死,子张敖即位,后因罪被为贬宣平侯。

    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后燕王卢绾也被逼而叛变,最后老死在匈奴。

    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

    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

    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陈豨被迫投降匈奴,后来为匈奴作战时被汉军杀死。

    而得以善终的,可以说只有吴芮一人,长沙国历经五世而亡。

    以战功受封为王侯,或一时显赫,然结局除少数人之外皆凄惨无比,殿中众人念及这些,一时间不由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任何一丝声响。

    其因说封赏陈翎为王的非是别人,正是少年吕乔。

    吕乔幼年为吕玲绮抚养,渐知人事之后,诸葛瑾这一伯父亲自教导。

    诸葛瑾家学渊源,若只是教导一学子,自然是够了,但若教导的乃是将来的帝皇,诸葛瑾自忖学识浅薄,乃引吕乔于王朗门下求学。

    在陈翎的心目中,王朗一个被诸葛亮骂为“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的人物,但真实的王朗却是一为当世所推重的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若无意外,王朗会著《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文集三十四卷。

    诸葛瑾有自知之明,以他的儿子诸葛恪可知,由他教导出来的学子,为一臣子可,但为帝却不行。

    诸葛恪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

    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

    神凤元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政大权。

    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晋爵阳都侯。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

    由于所受教导的不同,加上性情的差异,吕布只看到了陈翎在兵围成都之际,向朝中上书自请为王,心中忿怒异常,没有直接出兵征讨,是因多年为君的气量在不停的告诫着他,于此事上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忍让,不能因小失大,这才能含怒不发。

    而吕乔,他的见识本来就是站在最高点,自他一出生懂事以来,就有下人臣子不停的告诉着他,他吕乔是将来会为君上的人,非是平常人。

    随着吕布的疆域扩大,以及如今称帝,吕乔的气量与吕布已经完全不相同了。

    再加上,他母亲曾经有过一段在陈翎门下求学的经历,念及这些,想的还没殿下那些臣子多,因此觉得一异姓将帅称王不算大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