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将-《暗黑大宋》


    第(2/3)页

    五名大臣先是拜见赵顼,王巨将情况说了一说。

    “阿里骨?”赵顼也不大相信了。

    “阿里骨是回鹘人。与西夏没有世仇。”

    “这有点麻烦”赵顼喃喃一声,不能两面开战吧。

    王巨看了一眼众人,说:“诸公,有何看法?”

    熊本说道:“陛下,诸公,实际现在是收复西夏的好时机,也是收复湟州的好时机。”

    “收复湟州?”韩缜要晕倒了,湟州并不是只有湟州,它还包括了廓州、青唐城、溪哥城,拥有雄兵十万人。关健那还是吐蕃人的根据地,又坐拥高原之势,想要击败他们是何其之难。

    “正是,湟州自古以来就是汉家土地,为何不能收复之?”熊本说道。

    但说这句话,一是章楶连连大捷,又重新给了大伙信心,二就是有王巨坐镇。

    并且现在王巨正好在宋朝,一旦他去了彼岸,可能又原还原了。

    韩缜不由摇头。自古以来汉家土地很多的,比如燕云十六州,辽东南部,高丽的北部。严格来说,都是中国人的地盘,还有南北河套,当然,南北河套不算了,一旦王巨灭掉西夏。也自然而然收回来了。

    但北方的那些“汉家”土地呢。

    实际北方那些汉家土地也不是不能收回来,如果王巨成功拿下西夏,未来赵煦寿命再长一点,还有王巨有意识地磨砺着一些能打的小将,比如刘法等人,甚至连未来的主将都在培养着,那就是种师道。

    可能种师道仍不及耶律大石,但那又如何呢,到时候彼岸说不定又能提供更厉害的武器了

    然而中间有一个高滔滔,王巨也不提了。

    熊本继续说道:“吐蕃最盛之时,仍是唃厮啰之手,但他一死,吐蕃四分五裂,由是让我朝得到了熙河,不过董毡依然是吐蕃正统,所以湟州不可图。但现在湟州吐蕃虽然强大,阿里骨却不是正统所在,最少温氏不会诚服。同时董毡死去很久,阿里骨才敢向朝廷报丧,实际也是内部不服,整顿了许久,现在勉强称得上将湟州接管起来了。”

    总的来说,这一地区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有一个得力的人统治着,那么仗着地利以及人和,朝廷就会头痛。

    但阿里骨接手,内部不能做到真正的团结,所以也成了朝廷收复湟州的最佳时间。

    “得到了湟州,如果朝廷再花费一些财力,用大量火药轰开大斗拔谷,那么湟州可以支援甘州凉州,反过来甘州凉州也可以支援湟州。”

    “支援甘州凉州,难道预防辽国?”赵顼问。

    王巨代为解答:“熊公之意,非是预防辽国,辽国虽然能借助阻卜道西下回鹘甘州,但他们与我国接壤的地区太多了,没有必要自西用兵,想用兵,直接下河北河东就是了,或者直接自阴山南下河套贺兰山。如果绕道甘州回鹘哪里,兵力少不足对我朝产生妨碍,兵力多,一个后勤就会让辽国窘迫。不过熊公之意,乃是预防羌人以后做乱,但是打开大斗拔谷,就可以以汉制夷,以夷制夷。比如湟州有人作乱,可以调动甘州的回鹘人来平叛,甘州的回鹘人作乱,可以调湟州的吐蕃人平叛。同时还利于商贸往来。”

    “大斗拔谷?”

    “就是隋炀帝征西回来的那个山谷。”

    “据说兵马死者大半。”

    “也没有大半,主要是遇到了突寒天气,如果真这么凶险,吐蕃都不会自此道多次对唐朝凉州地区发起进攻了。不过那条山道确实很艰难,因此熊工说不费成本,用大量火药,尽量将它拓宽。真要这么做的话,就能稍稍改善道路的情况,至少在春末到秋天这段时间,能供商旅往来。”

    “朕也想起来了。它在赤岭以西。”

    “是在赤岭以西,不过赤岭以西如今水土恶化严重,虽然生存着一些部族,可这些部族人口皆不多。不足以为患,朝廷只要拿下湟州,手书一封,便可以使这些部族诚服。真不行,稍出一支劲旅。也可以平定之,不必要担心他们。”王巨说道,冲熊本使了一个眼色,你还是说正题吧。

    “关健就是看这一战了,”原先熊本也不知道,但刚才王巨将鸣沙城之战的计划顺便也说了出来:“如果这一战能成功,会极大的削弱西夏实力。那么陕西路与河东路同时配合着用兵,则可以两面开战。不然,就是平灭西夏,河西走廊也不易拿下。反而会被阿里骨侵吞,并且他就是回鹘人,固然统治湟州不能使许多人人心诚服,但用兵甘州肃州,反而会比我朝官兵更受欢迎。那样是灭一害又生一害了,相反的,我朝还要分派兵力在阴山与河西抵挡辽国,那么西北兵力不能减反而必须增加。又因为路途更遥远,用费惊人。”

    但说到这里,熊本迟疑了一下。道:“但就怕辽国”

    如果说两面作战,是一着看似的险棋,不过有章王二人在,实际不是险棋。但只有辽国一出兵,那么到处都是漏洞百出了。

    “还好哪,如果不是太保将交趾灭掉,又借助占城,牵制了真腊人,南方再来入侵。那真是四面皆敌。”许将道。

    “辽国会不会出兵?”韩缜问。

    这个谁知道呢。

    赵顼看着王巨,王巨道:“陛下,臣脑袋乱得狠,容臣再想一想。其实如何做,还如熊公之言,最好等鸣沙城之战打完了再说。”

    王巨又缓了缓,说:“陛下,即便朝堂之上,也须一个懂军旅的重臣。”

    赵顼额首。

    就象王巨在朝堂上,接到章楶的消息,就立即做出了判断,而且及时下了一些命令。

    如果没有王巨,等着吵吧,吵来吵去,前面都打完了

    王巨又说:“不知熊公能否委屈三两载?”

    “何?”

    “鸣沙城之战结束后,我就要去陕西路了,章质夫同时也要调往河东,然而泾原路却缺少一个得力的人物,公愿意前往乎?”

    但不是熊本特别厉害,当然,熊本也不差,不过前线不亚于熊本的重将也有好几个,主要是让熊本磨砺一番,那么再调回朝堂,不是灭掉西夏就没有事了,这个吐蕃怎么办,王巨还没有想清楚呢,即便灭掉西夏,未来辽国会不会出手,内部也必有一些叛乱,那么熊本调回来,朝廷就有了可供谘询的重臣。

    而且阿里骨攻击宋朝,泾原路就会变得极为重要,上沟西夏,下制吐蕃,同时以熊本的资历履历,也能让前诸这群将领震服。

    当然,暂时确实会委屈了熊本。

    “那么工部”

    “陛下,以沈括代之吧,不过将利民监挂于工部名下,让沈括抽空继续研发。不提灌溉纺织,如果臣下去这一役能成功,大宋疆域渐渐始广,能否始终能控制住,一决于国家财力与兵力,二决于运输能力。”

    已经看到了实物,大家都能理解王巨这句话了。至于运输能力是什么东东,都知道沈括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几乎都成了一些士大夫的笑柄。

    那就等。

    不足十天工夫,朝廷就接到了前线的消息,说西夏大军南下。

    王广郁与李宪同时按照王巨的命令,将南会州前面的几个小堡砦一一放弃,将兵力转移到平西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