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尸车-《暗黑大宋》


    第(3/3)页

    赵顼大怒,下诏将马景贬到岭南,做了一个小军的知军,马衙内成了坑爹的官二代。

    不过郭元章这么做,也肯定是不对的,赵顼与滕元一样,又不知道错在哪里,于是让蔡确写了一封信,用快马送到了王巨手中。

    王巨了一封信,这件事的本身容易解决,我责令让彼岸追这两千贯,真不行,以后对郭元章进行一些补贴就是了。

    关健是这件事背后所带来的影响。

    郭元章精通各种麻纸藤纸的制造技术,彼岸却没有这种人才,因此彼岸每年从朝廷采购大量纸张,或用于彼岸,或带到外番交易,由是带给我朝大量税赋,也养活了许多百姓。

    但无论藤或麻,彼岸也有的,就是一些材料彼岸没有,也可以引进。一旦彼岸在郭元章的带领下,正式大规模生产各种纸张,会带来什么后果?

    并且由郭元章开头,许多有技术的商人。在权贵豪强相逼下,纷纷带着钱帛带着技术投奔彼岸,最后我朝有钱的人,只剩下一群权贵了,那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朝廷处罚太轻了。

    即便将马景贬到了岭南又如何。说不定几年后,高滔滔上位,又将这人提拨上来。

    而且刘载当真没有官官相护的想法?

    写完了信,王巨摇了摇头,这些积病啊也不是宋朝才有哦。

    而且弄不好,他真的一语成真,以后随着彼岸越来越繁荣,一些无权无势的商人在一些豪强相逼下,逃向彼岸原来是没办法逃的,难不成逃到更落后的辽国与倭国去?但现在就有地方可逃了。

    所以王巨说三公。公正,公平,公道,它是极重要的。

    但这只是一件小事,宋朝内部环境在恶化,可相比于其他朝代,依然还算是好的,而且经过王巨这三年治理,多少也阻止了一些弊病进一步恶化,况且就是彼岸。能否做到真正的三公?

    重点还是吐蕃与西夏至于这个黄道吉日,也只是一个幌子,他在等,等一个人。一支庞大的车队。

    不久人来了

    “子京,西夏银夏石宥那一带大约有多少兵力?”王巨先请刘昌祚坐下,让妃儿沏茶,随后问道。

    “斥候打探来的情报,大约只有三四万兵马,我率兵渡过大里河。还击毙抓俘了两三千西夏将士,但听闻梁乙逋兵败来后,下令又征兵役”

    “不用管他们征兵役,西夏之所以能立国,是正统,是人心,何谓正统人心,因为他们多是党项人的后裔,嵬名氏就是拓跋氏,因此大家尊之为主。一旦失去民心,西夏什么也不是。”

    “太保此言中的也。”

    “不知那些驱逐的百姓有没有产生效果?”

    “效果不错,”刘昌祚高兴地说道。

    前前后后被刘昌祚撵出了近万名百姓,但就是山外少许夏粮,现在也收割上来,这些百姓是一无所有逃过去的,如果放在宋朝,有钱有粮,赈济一下也就安定了,况且西夏现在最缺少的是什么,非是钱粮,而是人口。

    但西夏现在哪里有什么钱粮赈济?

    于是这些流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到处烧杀抢掠了,整个山外乱成了一团。

    “那就好,我马上写奏章,请求朝廷让河东兵,我再下令种知州从盐州撤来,调动一支兵马,配合你作战。”

    河东路的兵马,王巨是没有权利调动的。

    但章楶去了河东,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王巨可以直接绕过朝廷,一封信即可。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王巨看着刘昌祚苍白的鬓,说道:“子京,再熬几年,你就可以休息了。”

    虽然借助这次持续的会战,王巨与章楶皆有意提拨磨砺了一些小将,让他们迅成长,可许多老将军年龄皆高了,比如燕达,比如刘昌祚。

    美人迟暮,英雄白头。

    王巨心中不由感慨万分。

    刘昌祚不以为意,笑了笑说:“末将不才,得蒙太保赏识,这才略有作为,即便战死沙场,又何惜哉。”

    “子京,我不要悲情,要的是大团圆,是喜剧,可不许说晦气话哦,”王巨开了一个小玩笑说。

    刘昌祚立即匆匆去安排,未来这次行动,才是王巨所说的惊喜之一。

    随着许多轮戍的官兵6续地撤退下来,不仅有轮戍的官员,还有一些作战能力弱的诸营官兵,这次也6续一一撤向后方。

    但他们这一行有些古怪,那就是押着从永乐城挖出来的尸骸,一路南下。

    有许多尸骸找不到了,还有一些百姓被押到西夏后方活活虐死,但还是让刘昌祚的部下挖出来十四万多具尸骸。

    现在这些惨死的军民一起腐烂成骷髅了,不过从这些骷髅上,还能看到他们当初的惨死之状。

    而且不是一具两具,整整十四万多具,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六轮车上全部装满了尸骸,其中陕西路百姓受害最重,车队一路过来,无数百姓伏于道路两边嚎哭着。

    王巨刻意前往官道,他缄默了半晌,他是不会哭的,可心情同样沉重。

    默默地站立良久,他对一名指使说道,做几面旗帜,上面三行字,一兵九民,百姓无辜,何致于死?

    “喏,”那名指使说道。

    一会儿车队渐渐远去,这也是王巨有意而为之,即便到了这一步,许多士大夫仍要“和平”,仍要做圣母,现在就让你们亲眼看一看,西夏是如何对待宋朝普通老百姓的。

    不过这一行,会刻意从两个地方绕一下,一处就是洛阳那几名耆老的门口,还有一处,便是司马光的家

    ps:这一章可能在过渡吧,写得很没有感觉,大家凑合一下吧。还有二三十章,这本就要结束了。虽然成绩差得要死,但总算我没有烂尾。未完待续。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p.pn.n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