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浴火重生-《暗黑大宋》


    第(2/3)页

    于是两支军队僵持在这里了。

    但这种僵持局面对西夏很不利的,因为每僵持一天,就等于产生了大量消耗,如今西夏哪里能经得住这样庞大的消耗。

    接着又传来平西堡惨败的消息,王文郁拿下猫牛城后,将整个祁连山都封锁起来,不过仁多保忠与阿里骨火拼之时,一些胆子小的西夏士兵开始盲目逃窜,大多数于战后一一被捉拿,不过有极少数的极少数……因为有一部分士兵半路没有得吃没有得喝,迷失在这些大山大河之中,活活饿死了,只有几十人,幸运地逃了出来,并且还是从祁连山这些茫茫大山里逃回来的。因此与机灵无关了,只能说他们运气逆天。

    直到王巨快到达兰州,前线惨报才传到梁乙逋手中。

    接到这个消息,西夏三军上下,全部沮丧。虽然下面的普通士兵不知道这条消息,他们士气同样低落。更要命的一支宋军到来,环庆路的宋军。梁乙逋也不是没有防备,从龙州到洪州这段横山依然控制在西夏人手中,对面则是延州的长城岭,这一段也控制在西夏人手中,它成了西夏唯一控制的横山地区,如今西夏在这一带加强了警戒,甚至去年还重新修建了一些高大的堡砦。

    但种师道非是从长城岭出兵,而是直接从定远军出兵,直奔洪州。

    洪州此时兵力也比较空虚,梁乙埋只好立即分兵防御洪州,可快到了洪州城下,张守约与秦贵率领两支骑兵杀到。

    平西堡一战后,宋军又陆续地缴获了近三万匹战马,实际上从现在起,整个河北河东包括陕西路的骑兵与蕃落军都可以做到一人一匹战马,当然,河北河东那些骑兵就是得到战马,想形成战斗力,还要好几年时间,不过对于蕃落军来说则不存在任何问题,他们有了战马,就是一名合格的骑兵战士。

    缺点就是缺少了相关的配合,但西夏那边的军队同样是一片散沙,特别是这些役兵组织起来的军队,甚至还不如宋朝京城那些懒散的禁兵呢。

    两支军队于洪州城下,狭路相逢,夏军大败。

    种师道带着主力军队,随后杀到,将洪州城拿下。

    梁乙逋感觉不对,想暂时撤到宥州去,章楶这才亮出利牙。发动三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夏军大败,纷纷向宥州逃亡,种师道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他的几万军马根本就没有去龙州与章楶主力军队汇合。而是直接顺着无定河的上游西岸,直接抄向夏军的后路,一部分夏军逃了出去,但种师道及时抄住了后面大部逃下来的夏军,此役。梁乙逋十五万兵马,最后能逃回去的不到一半人,余下的或被宋军击毙,或者被抓俘。

    章楶让大军于无定河畔扎下大营,分出军队,再度攻向夏州,拿下夏州城后,将古长城外的百姓,包括洪州一带的百姓,又向南河套驱逐。

    这时候到了七月底。宋朝今年不可能拿下西夏了,如果贪心不足,到了冬天来临,万一辽国再派驻一支大军援助,弄不好又成了前一次伐夏之惨败。

    而王巨与章楶恰恰是不贪心的人。

    因此今年所占的还是古长城这一侧地盘,然后抢在严冬未到来之前,将这段古长城略略修葺,再度发动河东贫困百姓向这一带迁徙。

    不过今年发动百姓难度要低得多,毕竟去年大家都有些畏惧,然而随着秋收到来。迁徙过来的百姓有了收获,则会让更多的百姓心动。王巨在信中还刻意用彼岸说明这件事,彼岸同样有战争,有土著的威胁。不过为了生存,依然有许多赤贫百姓主动愿意迁徙到彼岸。因此随着大家生活变好了,可以让他们写信给自己的家人与亲朋好友,那么后方同样会有许多赤贫百姓心动。而且宋朝赤贫百姓比例是那么地大,因此根本不用愁移民的数量。

    这样,这一拓跋的老巢。就会被汉人严重稀释,以后不会成为宋朝的危害。并且这些移民的到来,为了安置他们,眼下虽花掉不少钱帛,但到了明年,从这些百姓手中就能购买到许多粮食,节约的费用,也抵消了今年的开支。

    其实这么做,主要还是动摇西夏的根基,非是为占领地盘,除了长城岭一带的横山地区,必须要占领外,包括洪州与宥州,王巨今年也不感兴趣了,同样的,兰州河西的喀罗川地区同样富饶,然而战后,王巨并没有发兵河西,收回喀罗川。

    这么做后,还有一个很不错的妙处……那就是辽国。

    为什么要向南河套驱逐?

    南河套就是后世有名的毛乌素沙漠,但现在的地形与王巨后世的地形终是两样的。尽管从这时起,西北各处地形恶化严重,但仍不及后世之劣。

    就象居延海,后世仅存下几个小湖荡子,现在两个“海”面积几乎相当于鄱阳湖汛水时的面积,所以才称为海。

    还有凉州北面的石羊河,它的上源则来自于腾格里沙漠的两个石羊泽,后世全部干涸了,但现在两个湖泽面积每一个湖泽大小都几乎与巢湖相当。西夏境内几个大沙漠,后世罕有人烟了,特别是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但现在三个沙漠里都生存着大量游牧民族,并且这些游牧民族,有时候还骚扰着西夏,为此西夏在巴丹吉林沙漠里还置了三个城堡,用此震慑沙漠里的这些少数游牧族群。

    然而这种地形,对于宋军却是很不适应的,包括辽军同样也不适应。

    所以辽兴宗伐夏,在这一带沙漠里大败而归,李继迁兴起时,正是利用这一带沙漠地区与宋军躲猫猫,战败后派使投降,自己逃入大漠,宋朝被逼得没办法了,只好看着李继迁一天天壮大。

    未来,这里仍是宋朝最头痛的地区之一。

    于是自去年起,宋朝就不断地将百姓往这个沙漠里驱逐。

    这些百姓一无所有的驱逐到沙漠里,他们得吃得喝,那么逼得他们与大漠里各部族火拼,也就会将这个大漠里各部族力量削弱。

    其实它则是王巨攻伐交趾战术的缩小版本。

    前线继续僵持,一直僵持到了十月初,洪夏两州百姓一起驱逐得差不多了,并且章楶还让军士将两州百姓种植的庄稼收割上来,那边古长城也修建得差不多了,长城岭这段横山也修建了三四个堡砦,宋军这才徐徐将大军撤回,结束了这次僵持。

    但这次僵持,无疑使西夏经济雪上加霜。

    这时候贺兰石同样发作。

    其实去年就好发作了,不过阿里骨背叛。逼迫王巨推迟了伐夏时间,所以放在了今年。

    韩韫开始抛售大量的贺兰石。

    之所以现在一块上好的贺兰砚售价甚至超过了端砚,一是王巨与朝廷共同炒作起来,二是现在它的产量很低。九成或流通于市场,或在韩韫手中囤积起来,不是没有贺兰石,只是以现在西夏的技术与人力,已经无法开采到更多贺兰石了。

    然而几百万几千万块贺兰石一下子抛到市场上。如果全部做成砚石,能保证宋朝的文人墨客一人两三块贺兰砚,还谈什么物以稀为贵。

    只是一个来月,贺兰石的价格就被打回原形,甚至最上等的贺兰砚,还不及一块易砚贵。

    这波抛售影响了无数人。

    特别是西夏,西夏也发行了铜币,而且做工还不错,可是因为缺少铜,铸币量很少。因此说西夏几乎等于是一个没有自己货币的国家。

    所以这个财富的等量,比宋朝还不标准,他们自己发行的铜币可以忽略不计,太少了,主要就是来自宋朝的铜币,金银,布帛,他们自己的牲畜皮毛,以及来自西域的玉石,现在还要加上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贺兰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