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借人、筹粮-《大唐俊杰》


    第(2/3)页

    “好。”

    王栋吩咐张家娘子,好生招呼九公带来的三名王家奴仆,然后自己则跟随九公,一起向着晋阳城王家粮店走去。

    据九公从七公那里得来的消息,今日午后,三娘从别处调集的一份米粮,将会运到,届时三娘将会亲自验收。

    不过,从九公的话中听来,似乎这些三娘得到的米粮已经越来越少。似乎是在货源方面,出了问题。

    王家粮店生意,开遍大江南北,尤在河东、河北两道(唐初分天下为十道,河东、河北在大致在山西省和河北省)影响最大。两道,也是大唐最富盛名的产粮之地。

    王家粮店的供应,已经十分完善,粮食皆是由总店统一调配。只是如今,各地缺粮,但唯独三娘管理的太原晋阳分店,价格最低,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总店调配给三娘的面粮,也一次比一次少。

    三娘虽已竭力与总店请求,希望多调配些米粮,收效却是甚微。反倒是王家老大、老二手下打理的粮店,米粮供应充足许多。

    今日,又有新粮运到,只不过和三娘预期的数目相比,差了几乎三倍。

    此刻,坐于车内,三娘秀眉微锁,因为方才出府之时,她的父亲大人亲自叮嘱,此次运到晋阳的粮食,大部分已被老客户预定了去,剩下的米粮,却是寥寥无几。

    “哎。”三娘车内一声叹息,仅剩的那些许粮食,怎么能满足晋阳城百姓的日常需要?难不成,饥饿也要在晋阳城发生么。

    马车一路前进,终于停了下来,车外传来一个奴婢的声音。

    “三娘,粮店到了。”

    “知道了。”

    在车内稍稍整理了下仪容,三娘一掀开车帘,在下人的搀扶之下,下了马车。

    “三娘来了。”粮店老店家荃伯已经恭候多时,见三娘下车,立刻上前道,“粮店的几位老主顾已经催促多时,派人来询问多久可以将米粮与他们送过去。”

    “待我点算过数目,再做决定不迟。”

    “老奴明白你。”荃伯走在前面指引,“三娘这边请。”说着,他们便向着仓库的方向走去。

    岂料,突然两个人影匆匆而来,一下子便冲到了三娘的面前,这吓了荃伯和那些仆人一跳。

    “你们是何人?!”警惕的目光,全部聚集到来人身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