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王栋的“新奇理论”(一)-《大唐俊杰》


    第(2/3)页

    荃伯道:“三娘见百姓生活已如此艰难,不忍再加粮价,希望能减轻晋阳百姓的负担。”

    “但三娘可曾想过,一味的抑制粮价,不仅王府收入大降,对百姓而言,也会更加不妙。”王栋道。

    “你这小子,胡说什么!竟然说三娘不涨粮价,对百姓不妙?!”荃伯望着王栋,吹胡子瞪眼,大有教训教训他的意思。

    反倒是三娘,仍是一脸的淡定,望着这边认真的王栋,道:“荃伯,先听他将话说完。”

    “三娘,他这分明是强词夺理。”

    王栋蓦地提高声调,道:“我并非无凭无据、强词夺理。”

    “那好,你这小子倒是说说,到底为何对百姓不利?”

    王栋道望了荃伯一眼,道:“我听九公说,总店几个月来调给分店的面粮,越来越少,不知可有此事?”

    “那有如何?”荃伯瞪了王栋一眼,似是在说“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王栋将目光转到梦瑶,道:“荃伯不以为然,但三娘,我想你应该能猜到其中的原因。”

    “什么原因?!有话便说,不要在此卖弄。”

    王栋笑道:“那在下就直言了。”转身,望了一眼那边的九公,见九公正紧张的望着自己。

    “其实,三娘应该明白,王家总店之所以拨给晋阳分店的米粮越来越少,根本原因,是因为晋阳分店卖出的粮食,赚到的利润,远不如其他分店,不知王栋所言,是否正确?”

    “没错。”三娘点头。

    王栋继续道:“既然,利润不如其他分店,总店的人,自然不会对晋阳分店尽最大力量支持,所以调配的粮食,才会越来越少。”

    对于总店的做法,三娘虽表示愤怒,不过却是事实。正如王栋所言那样,她违背王家家主王甫南的话,执意不肯这涨粮价,导致的结果,便是晋阳粮店出售的粮食越来越少。

    不过,王栋所说的这些,虽然都是事实。但梦瑶却始终想不通,这和他用如此多的面粉,有何干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