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黑幕(一)-《多面谍王》


    第(2/3)页

    这一开口又是杜月笙。

    只是接下来的故事有些不一样。

    白武洲又问道:“杜月笙也号称上海滩的烟土大王,你知道他是怎么成为烟土大王的吗?”

    杨啸摇了摇头。

    他知道,白武洲即将说一个长长的故事。

    这是他乐于听的,他也想知道上海滩青帮大佬兼烟土大王杜月笙的发家史,看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些启发。

    “至于杜月笙如何跟黄金荣起家,又如何开始烟土生意的故事我就不说了,我想说他真正成为烟土大王的这段事。”

    白武洲开始说起了一段他所熟知的往事。

    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华民国就响应国际号召,在中国境内严令禁烟,民国元年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发布了有名的《严禁鸦片通令》。

    可法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为执行的人阳奉阴违,再加上中国国内形势复杂,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鸦片不仅没有在中国境内消除,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其中,上海这座中国著名的城市,竟然慢慢有了“鸦片之都”的恶名。

    1918年底至1919年初,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新任北洋政府大总统的徐世昌不得不再次下令,在上海禁烟,并且派出了为官相当清廉的禁烟专员张一鹏。

    张一鹏到上海的第一天就宣布: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上海烟土界大为一震。

    在当时的上海滩,最大的烟土贩子是英租界的探长沈杏山,其利用职务之便,在英租界里大肆贩卖烟土,规模非常非常大。

    除沈杏山外,上海滩还有大烟土行十几家家,小烟土店数十家,烟馆上百家。

    而此时刚在上海滩打出名气的杜月笙,才开了一家小小的三鑫公司,烟土生意规模还相当小。

    张一鹏到上海的前一天,上海滩最大的烟土贩子沈杏山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用来“烧香拜佛”的“香烛”,准备腐蚀张一鹏。

    这是沈杏山惯用的手段。

    谁不爱钱,跟钱过不去?

    作为上海滩烟土界的扛把子,沈杏山见过的太多,这样的事情遇到的更多,他知道,用钱可以逢凶化吉。

    这不只是沈杏山一个人的想法,其他叱咤上海滩烟土界的大小老板们都是这么想的。

    可这一次他们都失算了,张一鹏果然清廉,他根本就分文不收、油盐不进。

    唯有杜月笙思想独特,另辟蹊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