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帛书-《太白纪略》


    第(2/3)页

    与我说过的话?周柄之身躯一颤,莫非是指...

    “义舍上下都被监控住了,夫人和管事更是无法脱身,唯有婢子借着送衣机会,来与周公说上几句话,周公且别急,先静听婢子说完再思量。”

    “管事让婢子替他和夫人叩首谢罪,实是万般无奈才牵累周公卷入此事。”

    “帛书事关叛军机密,正是武昌郡王急需,万求周公代为奔走转送!”

    叛军机密、武昌郡王、奔走转送?周柄之瞠目结舌,怔在那里不知所措,她究竟在说什么阿?

    但他还是鬼使神差问道:“送去哪里?”

    “武昌之西,百里之外。”

    “成县?”周柄之脱口道。

    武昌西面百余里,正是成县县城,他还是比较熟悉的,去过也不止一次,去岁秋天还同成县主簿喝过酒。

    “就是成县,武昌郡王正率五万精锐之师驻扎于此,只等周公将衣内帛书送到,便可挥师东进武昌!”

    “我去送?为何是我?”周柄之来回踱着步子,焦躁道,“百里之遥都在叛军掌控下,我连武昌城都出不去,我有何本事去送啊!”

    “管事自会配合周公出城,但这一路上,就只能靠周公自己了。”

    “我怎么成?我算什么呢?”周柄之嘴中念叨不停。

    “管事原话,大义已托于周公了,此刻贼首张浑正在义舍,周公或是将帛书交给张浑,或是送于武昌郡王,但凭周公决断!”

    周柄之望着叩首拜谢的侍女,忽然想到就在刚刚,他还在痛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而现在,大义就在他胸口上,灼灼烫着心脏。

    “这封帛书,就是大义吗?!”周柄之双眼中掠过一抹明光。

    夜黑风高,稀疏的月光忽明忽暗,一个褴褛的身影,正在一条不知名的小道上踉跄西行。

    这是周柄之离开武昌的第五日。

    出城那天的凶险现在仍令他心惊动魄,然而同一路上所遇相比,那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如今他拄着根树杈,满身污泥,披头散发,靴子丢了一只,脚底裹了层破布,早被血渍浸透,整个人瘦脱了一圈,已是不知不扣的流民乞丐了。

    他从未吃过这样的苦,把性命都豁出去了。

    也多亏他是个良吏,春耕秋收走遍了乡间陌路,又幸而平日最喜游山玩水,专捡人迹罕至的郊野寻觅景色,对于武昌左近地形的熟悉,他并不逊色于当地的老农樵夫。

    漏夜摸黑潜行,目前为止,非但没有迷路,而且他知道自己离目的地已经很近了。

    事实证明,封进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被张浑一网打尽的当晚,千钧一发之际,把送信的重任交给了周柄之。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恰恰真是最合适不过的决定,甚至连周柄之本人都不会想到自己竟还有这个用处。

    不论武昌城换作谁当主人,其倚赖把控地方的力量,只能是乡绅里正或者恶霸豪强这一类人,这个规律千宰不变,换成天师教也不例外。想要割据一方,除了武昌城被张浑嫡系把控,城外广袤的乡镇村舍,还是要依赖当地教民联合豪强设卡封锁的。

    而具有百年望族,县衙主簿,教中善人这些身份的周柄之,正是这些人的顶头上司,刚好是他们这类人所能接触并巴结上的最大的人物。多少年来,各乡族都得按时按令向周柄之送上时鲜特产,如果谁逢年过节能去县城周主簿府上拜访一下,回到乡里都足以吹嘘上大半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