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上攻伐心-《太白纪略》


    第(2/3)页

    “马石津倒是知道,至于威南城...”周饴之摇了摇头,有些尴尬,“是我孤陋寡闻了,没听过。”

    裴山笑呵呵道:“非是周帅孤陋寡闻,而是边陲之城确实偏远,莫说威南了,就连燕地第一雄城平郭,同眼前的武昌相比,都只能算是乡下小镇。那高句丽的镇北牙营,周帅应该是知道吧?”

    “这个知道,”周饴之点头道,“那是天下闻名的劲旅,统帅高奴子应该可以跻身天下名将之列。”

    “可不是么,镇北牙营很厉害的,你说,如果乡下小镇里的乡兵对上闻名天下的镇北牙营,那会是什么结果?”裴山这一问里面,明显挟着道不明的沧桑。

    “看裴帅出神的样子,想来必有故事,我倒颇有兴趣听一听。”周饴之并未直接回答。

    “你说对了,威南城虽然小,但那里却是殿下起兵的地方。一群乡兵血战虎狼劲旅,当时殿下带着咱们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咱们一辈子都记忆犹新,为王前驱,唯死而已,便是那时喊起的。”

    司马白正是从威南城开始掌兵,碾转征伐,不到一年的时间,一路崛起打到了江东。

    周饴之不无遗憾叹道:“确实令人向往,只恨追随殿下甚晚。”

    “那时候威南城里有县兵不下两万,而在城外挑衅的高句丽兵马却不过千人,但是城内却都如临大敌。畏于敌人劲旅名气,别说连城都不敢出,且还防着他们破城呢。”

    “和现在还真是一模一样!”周饴之已经明白了裴山为何感慨良深,天知道城内城外角色的转换,究竟是用多少人命拼出来的,“这么多人的血,没白流。”

    “然而现在武昌城内的守军流过血吗,可能还不如当初我们那些乡兵呢,”

    裴山点破关键,

    “而且同我们在威南城一样,心怀鬼胎的绝对不在少数,所以守将心虚啊,自己人尚且防不住,哪还敢出城一战?”

    周饴之心领神会:“哈哈,对叛军的心怀鬼胎,恰恰是咱们所盼望的迷途知返。”

    其实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恐怕就连张浑自己也已经决定放弃武昌了,破釜沉舟只为建康。

    叛军所倚仗的主力毕竟有限,张浑东进必然要带走大部分,纵然武昌城内仍号称十万守军,但流民们不过是拿着刀的普通百姓而已,会射箭的都找不出几个。

    何况流民们少了挟制,人心不齐,士气低迷,守城的决心又能有几分?怕是经不起几次强攻的,一鼓作气拿下也并非不可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