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谋三国》


    第(2/3)页

    一山岂容二虎。董卓不敢与丁原硬碰硬,又计上心头。他了解到吕布贪财爱色,就用金钱美女收买了吕布,吕布就此倒戈,杀了丁原。并州部队归顺董卓,吕布也投身董卓帐下,做了他的义子。

    从此,洛阳城的真正主人就变成了董卓。董卓比谁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开始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发扬到底。

    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决定废掉当时的皇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敲山震虎,让大家明白现在洛阳城的主子姓董。

    洛阳城内的士族官员中,就属四世三公的袁家势力最大,董卓就先找来袁绍商量这件事。袁绍何许人也?袁绍是何进的人,支持的就是汉少帝刘辩,他自然不同意董卓的这种做法,就说:嫡长子继位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他也没有犯错,你凭什么要废他?你要废了他,恐怕天下人不答应。董卓一听,土匪脾气就发作了,竖子,天下的事难道不是我说了算吗?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快吗?袁绍也刷的一声拔出刀来说,天下难道只有董大人的刀快吗?袁绍一边说着,一边向外退,出门之后骑上马就连夜跑出京城。

    袁绍跑了之后,他的弟弟袁术、曹操也先后离开了京城。京城士族原本就唯袁绍马首是瞻,袁绍这一跑,董卓在士族中的威信立马就下降了。董卓正在兴头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步臭棋,他后来的灭亡恰恰就输在这一步棋上。

    少帝刘辩懦弱愚昧,不足为人主,而陈留王刘协却聪明睿智,连先帝都很看好他,董卓认为自己换皇帝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再者,通过换皇帝,董卓正好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加强对政权的掌控,这种做法岂不是一举两得?

    但董卓没有想到,皇帝不是想换就换的。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皇帝无论有多昏庸,他都是一国之君、一国之本,换皇帝就等于动摇了国家的根本,会造成天下大乱。董卓把帝位当儿戏,想废谁就废谁,想立谁就立谁,不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吗?

    想当初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另外六个王国,以“清君侧”为名,想推翻汉景帝,自己来当皇帝,不也落得人心涣散,一败涂地吗?

    董卓霸王硬上弓,不顾众大臣的拦阻,一意孤行换了皇帝,这是他为自己坟墓掘的第一铲土。接着,他又为自己掘了第二铲、第三铲土,这就是秽乱后宫和肆意屠杀。

    董卓放纵自己的手下,在洛阳城内随意奸淫妇女,他自己则跑到后宫,但凡看到有些姿色的女人,不管是普通宫女还是先帝后妃,都一律收归己有。

    此外就是大开杀戒。据说当时董卓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宴宾客,请来朝中文武百官陪他喝酒。喝着喝着,他喊叫暂停,说要给大家表演节目。他一拍手,手下押上来好几百被绳子捆住的人,拉出来一个剜了眼睛,又拉出一个削掉鼻子,再拉出一个剁了指头。这样的表演持续好几小时,被折磨的人哀哭不绝,席中百官目瞪口呆,唯有董卓无动于衷,大吃大嚼,兴头丝毫不减。

    董卓对外人狠,对自己的手下却很照顾,放纵他们大肆抢钱。这帮土匪四处烧杀掳掠,抢完活人的钱就抢死人的钱,洛阳富户的坟都被他们挖了个遍,连刚刚死去的何太后也未能幸免,陪葬宝贝被他们抢了个精光。

    曹操还为此气得写了一首诗《薤露行》,揭露这种残暴的行为: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董卓的这种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引起了公愤,各地诸侯成立联军,要讨伐董卓。董卓见诸侯人多势众,不免心虚,在郑泰的劝说下,决定迁都长安。官员劝阻,就将其杀死了事,百姓不愿走,就放火烧掉房屋。大火连烧三月,洛阳化为一片焦土,人们不走不行。百万百姓,扶老携幼,随同董卓的队伍,向长安而去。

    这一走,让曹操看出来,董卓不过是个做贼心虚的纸老虎;这一走,董卓事实上就完成了在中央舞台上踉踉跄跄的丑陋表演,以后的灭亡不过是迟早的事了。

    有些人注定只能在小范围内表现出色,一旦走上更宽广的舞台,就会手忙脚乱,搞砸一台戏,比如董卓。论潜质,董卓不过是一介武夫,作为地方豪强绰绰有余,处理起中枢机构的事务来却捉襟见肘。我们或许可以下结论,一切自有天定,每个人物都有着属于他的历史舞台,不可越界,越界必将跌倒。然而,我们必须承认,限制某个人的,不是上天,而恰恰是他自己身上的盲点。

    董卓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善于捞取表面利益,却无法洞见本质规律。所以在废立皇帝一事上,他终于栽了跟头。他看到了刘辩的窝囊懦弱,却没有看到皇帝所代表的一国之本和天下民心,于是不可避免地站到了天下人的对立面,成为众矢之的。

    裴松之感叹道,商纣王历经多年,才逐渐腐化昏庸,董卓进京不过数月,就露出狰狞的嘴脸。一连串的胜利容易冲昏短视者的头脑,而能够成就大事的人知道,越是在风大浪高的地方,越是要保持头脑的清醒。

    4.  诸侯联盟

    董卓畏惧诸侯联盟的势力,从洛阳一路逃回长安,那么诸侯这边又是什么情况呢?

    说起东汉时期的诸侯,就需要提起一个叫做刘焉的人。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黄巾起义已经爆发了四年,天下大乱。刘焉向朝廷建议,从中央派遣要员加强地方领导,同时扩大地方官的权力,让他们有能力镇压各地叛乱。朝廷认为刘焉的说法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刘焉本人为益州牧。

    刘焉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小小建议却使天下格局为之大变。地方政府手中有了权力,对待黄巾军更加灵活有力了,对待朝廷也开始尾大不掉了,他们各自称雄,独霸一方,朝廷从此势弱。中央集权制的东汉政府,一变而为诸侯分封式的周朝政府。

    董卓祸乱京城,天下诸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这时候,东郡太守乔瑁假借朝廷三公之口,历数董卓罪行,并“企望义兵,解国危难”。诸侯们于是名正言顺地组成了讨伐董卓的联盟。

    公元190年正月,十几个州郡的地方长官响应乔瑁的提议,起兵讨伐董卓。据《资治通鉴》记载,他们分别是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后将军袁术、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以及曹操。

    起兵的诸侯共有十三家,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的十八家,另外《三国演义》中写得精彩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在这个时候尚没有露面,出尽风头的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曹操和孙坚。

    袁绍带头起事的消息传到京城,董卓先杀光了洛阳城中袁绍叔叔袁隗一家五十多口人,而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做出一副大举发兵征讨的样子。

    尚书郑泰劝说道,诸侯们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如袁绍公卿子弟,纨绔膏粱,张邈东平长者,迂腐糊涂,孔伷清谈高论,纸上谈兵,这些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打起仗来根本就不是您的对手,董相国您根本不值得为了这群废物亲征,倒是西北的羌人骁勇善战,必须防备,您要不还是带兵回西北老家?

    作为忠于东汉的大臣,郑泰说这番话的目的,是诱使董卓放松对诸侯的防范。遗憾的是,对诸侯的评价,他句句都说中了,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得到印证。眼下,这番话却打动了董卓。董卓不过是只纸老虎,他本就心虚,听郑泰这么一劝,赶紧顺坡下驴,张罗着迁都长安,以避开诸侯的锋芒。那么诸侯们此时又是什么状况呢?

    诸侯十万联军到达酸枣这个地方,就再也不愿意前进了。原来,联军虽然人多势众,却各自心怀鬼胎、钩心斗角。他们唯恐在战争中减损实力,被别人趁机抢了地盘,所以大敌当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做出头的椽子,大家干脆都窝在酸枣,不挪窝了。

    先说这联军的首领袁绍。袁绍被人推为盟主,一是因为沾了家里“四世三公”的光,他家往上数连续四代人都担任了“三公”的职务,在当时可谓炙手可热、权倾天下。二是因为袁绍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当时的名流、士大夫多有来往,人气很旺,再加上他生就的一表人才。凡此种种,令袁绍成为一时之选。

    但袁绍这人徒有其表,董卓不就是他招来的吗?得知袁绍起兵,董卓将洛阳城内袁绍的亲戚杀了个精光,袁绍却还畏惧董卓实力,不敢向他开战,可知袁绍实乃羊质虎皮般的人物。

    再说冀州牧韩馥,当时乔瑁写信给韩馥,请求他出兵,韩馥居然拿着信问手下说,董卓和袁绍要打起来了,我们是帮董卓还是帮袁绍啊?他的谋士刘子惠马上顶回去说,我们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能问是为了袁绍还是董卓呢?一句话说得韩馥脸皮泛红,他接着又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刘子惠就出主意说,“兵者凶器,不可为首”,意思是说不要当出头鸟,要按兵不动,先观察观察别人的动向再说。这个窝囊主意倒是颇合韩馥的心思,韩馥最害怕的就是人家借机抢了他的地盘。

    袁绍拿着刀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就到了冀州韩馥的地盘。董卓准备追杀袁绍,京城几位和袁绍交好的名士就去劝董卓说,袁绍年轻,不懂事体,一不小心得罪了您老人家,他心里害怕才要跑的,但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您何不任命他当一个太守,这样他一定会对您感恩戴德的。董卓一听有道理,就封袁绍做了渤海太守。

    当时袁绍逃到冀州后,韩馥立马就紧张了。袁绍来了,还是个渤海太守,这不是抢我的地盘来的吗?于是派兵将袁绍看管起来,直到联军成立,袁绍当上了盟主,韩馥才把他放出去。韩馥就是这等货色,他又怎么会去进攻董卓呢?

    盟军的其他人物大多如此,他们是迫于情面才发兵讨董的,与长安那个9岁的小皇帝相比,还是保存自家实力重要。所以,这支联军一味观望,谁都不愿意冲锋陷阵。

    真正愿意报效国家的只有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的曹操,以及孙坚。

    董卓才进京城的时候,也懂得拉拢人才,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是何等样的人物,他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早就看出,跟随董卓这样的乱臣贼子只能祸国殃民,自取灭亡,于是离开洛阳,打算逃回老家。

    跑到陈留,曹操停下来了,因为他得到陈留一个名叫卫兹的人的赞助。地方财团资助他们看好的英雄人物,并借此参与国家政治,向来就是中国的传统。三国时代也不例外,曹操也好,刘备也罢,他们有实力起兵,成为一方霸主,背后都是有财团赞助的。

    曹操在卫兹的赞助下,在当地招收了五千兵马,并公开打出旗号,要讨伐董卓。论起来,在各方诸侯当中,第一个主动站出来讨伐董卓的,当属曹操。

    联军起兵后,曹操也把自己的队伍拉过去了,袁绍还授予他奋武将军的头衔。联军中不少人看到袁绍兵强马壮,就把他当做第一号英雄,只有济北相鲍信独居慧眼,看出曹操的才能,他对曹操感叹说:能拨乱反正的不世之才,就是你啊,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一时强盛,终究难逃灭亡(指的是袁绍),你就是天下的希望!

    眼下,董卓弃洛阳而逃,正是联军趁势追赶痛打落水狗的良机,然而袁绍等人只是一味惧怕,不敢发兵。曹操就极力劝说这帮窝囊废:我们成立的这支义军,已经联合起来了,你们还怀疑什么呢?再说现在正是消灭董卓最好的时候,如果董卓还在洛阳京城,手上有皇上,我们去打他还不大说得过去,但现在他已经烧毁了我们的首都,劫持了我们的皇上,闹得天下震动,人心离散了,这个时候我们出兵,何愁不一战而定天下?

    然而没有人听得进曹操的话,白白地对牛弹了一回琴后,曹操叹道,好吧,你们不打,我自己去打。曹操带了五千人马就向西追去,只有他的好朋友张邈出于同情,派了一支小部队随同西进。但曹操此时的实力实在弱小,哪里是董卓的对手?追到荥阳,曹操遇到董卓的部将徐荣,双方开战后,曹军寡不敌众一败涂地,曹操本人中了冷箭,差点儿丧命。关键时刻,曹操的堂弟曹洪对曹操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哥哥你。”说完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这才捡了一条命。

    当曹操一身血污、遍体鳞伤地逃回酸枣的时候,酸枣的十万联军在做什么呢?“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就是说天天在公款吃喝,对酒当歌。曹操忍无可忍,悲愤地说:“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但这帮“义军”醉意醺然,如在梦中,恐怕连曹操说什么都没有听清楚,只在酒精的帮助下,表示了点儿脸红。

    就这样,十万联军虎头蛇尾,雄赳赳地起兵,灰溜溜地回家,自始至终一箭未发。曹操在《蒿里行》中表达自己的悲愤心情: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出身低微,在酸枣联军中的力量几乎是最小的。联军中的各方诸侯,个个都比曹操力量强大,个个都比曹操更有资本成为横扫天下的英雄豪杰,然而为何偏偏是最不起眼儿的曹操日后称霸中原呢?

    酸枣聚会可以说是三国这幕大戏的人物推介会,除了刘备之外,汉末诸路豪杰齐齐亮相。在诸侯们个个只知保实力、争地盘的时候,唯有曹操挺身而出,愿意以微弱之身与强敌对垒。汉末诸雄日后的命运发展也在此次亮相中写好了注脚。胸怀天下的拥有了天下,只会争夺地盘的地盘也守不了,不畏强敌的一一制伏了强敌,不敢进取的步步走向末路。

    中国有句古话:英雄不问出身。身为英雄,出身与实力不是最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须具备一个英雄的潜质。

    5.  孙坚小戆

    在诸侯联军中,除了曹操,还有一个英雄积极出战董卓。而这个人才是真正为董卓所忌惮的,就是在这个人的逼迫下,董卓才手忙脚乱地从洛阳跑到长安,临走还嘱咐众将说:“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关东诸将都不在话下,只有孙坚这个小戆,很会用人,大家要小心他。

    没错,这个人就是孙坚,日后东吴霸主孙策的老爹。“小戆”是吴地方言,意为“傻瓜”,不过董卓给孙坚取这个外号,倒不是讥讽他傻,从后面一句“颇能用人”可以看出,董卓对孙坚的能力还是颇为赏识的。当时不单董卓,就连董卓手下吕布、华雄这样的盖世勇将都不是孙坚对手,故而董卓用“小戆”这个词来感叹孙坚的不怕死和勇猛近傻。

    其实,这位小戆从少年时代就惊动州郡,戆名在外,且把镜头拉回孙坚儿时,看看小戆是怎么炼成的。

    公元155年,孙坚出生,这一年出生的人还有曹操。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有书记载,孙坚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如果你相信刘备的先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那么你也当可相信这个记载。

    不过,经陈寅恪老先生考证,当年富春孙氏其实是不以文化见称的次等士族。孙坚的父亲孙忠以种瓜为生。相传,孙忠善良慷慨,给了一个“神秘人”四个瓜,这“神秘人”其实是掌管子孙后代命运的仙人,就为这四个瓜让孙忠的后代做了四代皇帝。

    先不论传说真假,且说孙忠既然自认为是孙武之后,就特别崇尚武学,要求子弟从小习武。据《三国志》介绍,孙坚“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想必天赋异禀,也适合习武。所以少年时代的孙坚,就不像曹操那样饱读诗书,而是专一练习拳脚功夫,拿着棍棒冲来杀去。

    久而久之,孙坚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还养成了勇武好胜、信诺重义、打抱不平的豪侠性格,在当地渐渐小有名气,成为吴郡乡野青年中的大哥大。这帮野性难驯的青年心甘情愿地为孙坚效力,日后更随他转战南北、辗转一生,其耿耿忠心和“我的团长我的团”有得一拼。

    孙坚确实不负众望,年仅17岁的时候,就让吴郡人士见识了一回什么叫做正义与勇气的化身。

    那年,孙坚随着父亲驾船到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灵隐山下)做买卖。船到钱塘,正碰上海贼胡玉一伙人在江边抢劫,夺人财物。盗贼人多势众,个个拿着明晃晃的刀,没有人敢上前管闲事,所有船只都不敢靠岸。

    孙坚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会儿,对父亲说:“这些家伙不难对付,让我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孙坚父亲害怕盗贼,担心儿子拿鸡蛋碰石头,白白地送了性命,可是一把没有拦住,身形高大的儿子一个箭步跳上了岸。

    胡玉一伙正在收拾赃物,忽然看到一个容貌奇伟、器宇轩昂的年轻人拿着刀,手里比比画画,口中念念有词,想来孙坚当时不外乎念叨着“一连侧翼进攻,二连迂回包抄切断敌人后路,三连随我正面杀敌”之类的“咒语”。

    做贼的没有不心虚的,胡玉一伙一听就慌了,坏了,官兵来了,人数还不少,赶紧扯乎吧!赃物也顾不上拿就拔脚狂奔,只恨爹娘少生了一双腿。孙坚不依不饶,还追上去搠翻了几个。

    两岸观看的人何曾见过此情此景,皆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此后,小英雄孙坚智斗海贼胡玉的故事就从民间传到官方,传遍了吴郡的角角落落。孙坚本人亦成为当地年度知名人物,还被官方授予“假尉”官职。

    假尉是州府衙门的低级武官,职责是缉拿盗贼,维护地方治安。官职虽然不高,但孙坚总算凭着一次“无中生有”的喜剧表演,为自己的人生谋得了第一桶金,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展自己的团了。

    自古英雄爱美人,孙坚也不例外。当地有一个吴姓女孩儿,本是世家女,只因父母早亡,随亲戚住在钱塘,这个女孩儿长得美丽又善良,上门求亲的人能从她家门口排到钱塘江边。孙坚一听,还有这么好的姑娘,动心了,当即跑到吴家求亲。谁知吴家人根本不买这位少年英雄的账,这得怪孙小戆太戆了。

    “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这句话孙小戆一定没有听说过。一定的英雄勇武固然让人钦佩,但过分的英雄勇武就会失之于莽撞轻率。孙坚是性情中人,为所欲为,又对部下爱护过度放纵有余,免不了有横行乡里之嫌。这一切使得当地人在孙坚的“侠”名前缀上了一个“轻”字,称他为“轻侠”,轻指轻狡莽撞,其实和董卓后来说的“小戆”是差不多的意思。

    吴家人嫌弃孙坚轻狡,不愿意将吴姑娘许配于他,当场就回绝了此事。孙小戆一气之下,牛脾气发作了,给吴家扔了几句叮当作响的话就走了。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提炼成一句:“你是想嫁呢,想嫁呢,还是想嫁呢?”没有第二个选择,不交人,别怪我不客气!

    牛人孙小戆挥一挥衣袖走了,他留下的乌云却团团围住吴家。这可如何是好?嫁吧,这不是把姑娘往火坑里推吗?不嫁,姓孙的那小子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正当大家愁肠百结的时候,吴姑娘款款地站起来说:“何必为了我让整个家族承受血光之灾呢?不如现在就同意嫁给他,至于结局如何只好听天由命了。”

    就这样,孙坚终于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吴夫人本来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心态下嫁孙坚,没料到后来生下四子,长子孙策、次子孙权成为江东霸主,吴夫人也成为吴国“第一太夫人”,一生享尽荣华。看来,嫁给孙坚,没下地狱,还进了天堂。

    172年,会稽郡许昌在句章自称阳明皇帝,聚众造反。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勇士,与州郡联合击败许昌,被提拔为盐渎县(今江苏盐城)县丞。

    184年,孙坚随着朱儁镇压黄巾起义,奋力出击,不惜性命。一次战斗中受伤落马,躺在草丛中无法动弹,部队遍寻不知他在哪里。还是孙坚的青白马跑回营地,以蹄刨地厉声嘶鸣,大伙儿跟着马才找到孙坚。孙坚休养了十几天,伤势稍稍好转,就立刻上阵投入战斗。

    宛平一战,孙坚不畏弓箭,率先登城,部下在他的带动下,像打了鸡血针一样勇猛上前,一举攻破宛城。因为这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小戆精神,孙坚被升为别部司马。

    孙坚和董卓的第一次邂逅还要追溯到186年,就是董卓假装捕鱼在羌敌眼皮底下渡河那年。羌人造反,朝廷派司空张温讨逆,孙坚当时是张温的手下。张温驻兵长安,先召见董卓,没料董卓拖延许久才来,受到张温责备,还出言不逊。孙坚正好也在场,对董卓的跋扈十二分地看不惯,就跟张温耳语,留着董卓必是祸患,不如杀掉了事。奈何张温一时犹豫,放了董卓。后来董卓乱政,孙坚叹息道:“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孙坚当时虽然无法预见董卓后来的狼子野心,仅凭他的善于识人,也足以让后世史家赞叹不已。

    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孙坚积极响应。孙坚可不是光说不做之徒,他迅速整顿人马到达鲁阳。在鲁阳等待粮草的时候,董卓派大将胡轸前来截击孙坚。

    胡轸部队到达的时候,孙坚正在鲁阳城外和部将饮酒谈笑。发现敌军后,孙坚没有慌乱,当即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继续饮酒谈笑,神情自若。直到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才慢慢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后来孙坚对部将说:“我开始没有立即起来,是担心士兵互相践踏,你们就进不了城了。”

    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不敢冒进,遂撤兵离去。不战而屈人之兵,论胆略与才能,孙坚不愧是孙子传说中的后代。

    191年,孙坚移师梁县(今河南临汝西),董卓派大将徐荣前来应战。徐荣就是上节让曹操险些丧命的那位,看来这人确实了得,双方乍一遭遇又大败孙坚。

    孙坚被困林中左冲右突却难以突围,因为他头上戴的红色头巾非常抢眼,走到哪儿敌军就追到哪儿。亲信祖茂请求孙坚摘下头巾让他戴上,这才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孙坚得以脱身。祖茂倒也聪明,被追急了就摘下头巾挂在树桩上,自己做了脱壳的金蝉。徐荣的骑兵围拢过来一看,头巾下面是一木桩,都傻眼了。

    不久,孙坚又重整队伍进驻阳人(今河南汝阳东北),大败董卓手下大将吕布、胡轸的部队,斩杀华雄。冤枉的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温酒斩华雄”的功劳慷慨地送给了关羽,孙坚反而成了华雄的手下败将。

    见吕布、胡轸都不是孙坚的对手,董卓害怕了。硬的不行来软的,董卓派李傕来向孙坚求和求亲,还让他把家中子弟列个名单,要一一给这些人加官晋爵。

    难怪在《三国志》中,陈寿独独把“有忠壮之烈”的高度评价给予了孙坚。面对董卓的拉拢诱惑,孙坚气得脸比红头巾还红:“董卓逆天无道,我不诛其三族,将其首级悬示全国,则死不瞑目,怎么会与之和亲呢?”

    孙坚继续进军大谷(今河南洛阳南),董卓没招,只好亲自披挂上阵,与孙坚激战。饶是董卓身怀左右开弓的绝技,也不是孙坚的对手。董卓败逃,孙坚跟进,在洛阳又败吕布。董卓见孙坚如此骁勇,胆战心惊之余就给孙坚取了个“小戆”的外号,然后马不停蹄地逃往长安。

    来到洛阳,面对“数百里中无烟火”的惨状,孙坚这个铮铮铁汉忍不住“惆怅流涕”。他停下了追赶董卓的步伐,将董卓破坏的皇陵一一修整,又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进行祭祀。

    《三国演义》中言说,孙坚在洛阳郊外发现传国玉玺,贪心骤起,于是违约退兵。这种说法既没有证据,更与孙坚性格不符。有人猜测吴人为了表明自家是汉室正统,才杜撰了这一说法,《三国志》中并未见这种谬说。

    那么,势若破竹的孙坚为何中途退兵呢?历史再一次证明,最毒辣的箭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身后的盟友。臭名昭著的董卓没有打败孙坚,“清名远扬”的袁绍却成功地挫伤了孙坚的斗志。

    孙小戆玩儿命杀敌的时候,那帮关东盟军却在你争我抢夺地盘,盟军老大袁绍就更狠了,趁孙坚在外,派手下大将抢了孙坚的治所豫州。

    孙坚听到消息,大受打击,怆然流泪道:“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遂心灰意冷,无力也无心再打董卓,把队伍拉回去攻打袁绍,夺回豫州,讨伐董卓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汉水,围襄阳,再败黄祖。黄祖逃往岘山,孙坚紧追不舍,没曾提防,一支暗箭从身后的林间悄悄射来。世不二出的常胜将军孙坚没有死在董卓、吕布的手里,却死在黄祖手下一个无名小卒的箭下。

    这次夺取荆州的战争,孙坚本来节节胜利,却由于单骑追敌,死于暗箭,看似偶然,然而这偶然中暗含必然。作为全军统帅,更重要的是运筹帷幄,指挥杀敌,这种“单骑追敌”的行为与主帅的身份委实不符,然而全力战斗、不惜孤身涉险正是孙坚的“小戆”作风。“小戆”为他赢得一连串胜利,却又在某一个意料之外的时刻葬送了他的性命,发生在孙坚身上的是命运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

    6.  王允设计

    董卓被孙坚打得一路跑到长安,在长安布下防线,这才松了一口气。从此以后,黄河以东是你们十三路诸侯的天下,黄河以西就是我董卓的地盘了。我的地盘我做主,孙坚不做出头鸟,谅你们诸侯也不敢来找不自在。

    放松下来的董卓很快就将洛阳那套做派复制到长安。在洛阳时,他还装模作样地礼贤下士,到长安后,他连装都不装了,把自己的子弟亲属悉数安插在重要职位上。自己的车驾服饰和天子一样,不再上朝,让公卿们都来自己府上“上朝”。

    此外,他还建了一个郿坞,七丈高七丈厚,里面储存了足够三十年吃的粮食,美其名曰“万岁坞”,还宣称:若不能雄踞天下,就躲到里面去养老。做三十年缩头乌龟的打算都有了,还奢谈什么雄踞天下!

    董卓想做千年乌龟,长安的老百姓却不乐意了,民谣最能代表老百姓的心声,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合起来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意思是说,董卓啊,你怎么还活着,董卓啊,你可以去死了。

    咒完骂完发泄完,老百姓就洗洗睡了,可真杀董卓还得有个人出头,历史将这个重任交到了一个名叫王允的人手中。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今山西境内)。王允的成长基本遵循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正直正派青年的典型路线。

    他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既不像曹操那样整天没事提笼遛鸟调皮捣蛋,也不像现在的小孩儿追捧什么超女快男,他的偶像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英雄。

    胸怀大志,酷爱学习,勤练武功,王允顺利地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山西地区的模范青年。

    一次,名士郭林宗去王允家串门,见王允礼节周全、谈吐大方、见解不俗,不由惊呼道:“王相公真是一日千里,旷世奇才啊,今后一定会成为王佐之才!”这就是成语“一日千里”的来历。

    顺顺当当的成长历程成就了王允的刚烈正直,也造就了他的不懂变通。19岁的时候,王允被推荐为郡吏。当时山西晋阳有一个叫赵津的小太保仗着在朝廷有后台,在当地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所有人都不敢惹他,唯有王允初生牛犊不怕虎,将赵津逮捕归案斩首示众。这件事大快人心,也让王允声名远播。不过,王允痛快了,他的上司却倒霉了。赵家贿赂宦官在朝廷告黑状,皇帝震怒,将当地太守刘瓒处死。王允自觉对不起太守,为他守了三年丧。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允虽然正义感十足,却过于鲁莽,缺乏大局意识,做事不计后果。三年之后,王允重新踏上仕途,胸中的正义和倔强却半分未灭。

    王允乡里有一个叫路佛的无赖,不学无术,品行不端,却仗着家里有钱要太守王球给他个官当当。王球也真是个浑球,不知私下收了什么好处,非要召这位路佛为补吏。一身正气的王允自然看不惯,当众与王球辩论,王球恼羞成怒,将王允关入牢房,打算择个日子就把他咔嚓了。刺史邓盛向来敬重王允的为人,听说这事骑上快马跑到衙门,把王允保释出来,王允这才捡了一条命。

    184年,黄巾军起义,王允作为豫州刺史,到前线镇压义军,降敌无数。在缴获的黄巾军来往信件中,王允发现了中常侍张让和黄巾军私通的信件。张让当时权势显赫,谁敢惹呀?手下劝王允别碰刺头,王允偏不信邪,到皇帝那里告了张让。

    张让是何等狡诈的人物,不仅摆平了这事,还把王允打入大牢。人们认为这回王允必死无疑,司徒杨赐怕他受到阉臣的凌辱,端来一杯毒酒,劝他喝下,希望他平平静静地死去,少受些痛苦。可是王允一脸的大义凛然,厉声斥责说:“我作为人臣,得罪了皇上,皇上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当依照国法受死,怎么能喝这些奶乳般的毒药呢?”说完以杯掷地。

    算是老天照顾任性的人,生死关头,又有人来搭救王允了,这回王允的救星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何进。何进是张让的对头,根据“对头的对头是朋友”的原则,联合其他官员上书皇帝,把王允从地牢里放了出来。

    一再处于人头不保的危险境地,残酷而真实的生活磨掉了王允的莽撞,褪去了他的青涩,酷哥王允终于开始向生活让步,懂得了什么叫做“避祸”,什么又叫做“忍耐”。

    从牢里出来后,王允隐姓埋名躲到乡下,直到灵帝驾崩,才回京师奔丧。死敌张让跳了河,王允就在何进的提拔下做了太仆。董卓进京,王允又在他手下当了司徒。

    如果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此时的王允就是长进最快的学生。在董卓身边,昔日那个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王酷哥终于成长为心字头上一把刀的王司徒。

    目睹董卓的所作所为,若依着王允的性格,将他杀剐一万次都不足以平心头之愤。然而,王司徒知道,要杀董卓不可莽撞行事,必须耐心埋伏,等待时机。

    温瑞安笔下的名捕冷血为了搏杀“那人”,在大丛林中潜伏整整三个昼夜,化身为一尊化石,不吃不喝纹丝不动,终于等到机会,杀死了“那人”。此时,潜伏在董卓身边的王允就是比冷血更冷血的追捕者。

    他低下高贵的头颅,弯下铁骨的脊梁,收拢所有的锋芒,对董卓百般逢迎,曲意奉承。当时百官先从洛阳迁到长安,董卓留在洛阳抵挡了一阵子孙坚,其间有一年时间。这一年中,朝政由王允管理,他将大小事宜处理得妥妥帖帖,赢得了董卓的信任。

    都说春雨贵如油,公元192年,长安的春雨却格外慷慨,连绵不绝地下了两个多月的雨,天空始终阴霾,没有一天开颜。王允和杨瓒、士孙瑞就私下议论,看来这董卓不仁,已经招致天怒,现在杀董卓,可谓顺天意、合民心,这正是我们出手的时候啊。

    可是,从哪里下手呢?董卓应该清楚,很多人对他项上这颗人头感兴趣,所以24小时带着贴身保镖吕布,再加上他本人就膀大腰圆,不好对付。所以当今世上,要找到能靠近董卓的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看着杨瓒犯难的表情,王允微微地笑了,他轻启双唇,幽幽地吐出两个字,这两个字几乎惊掉杨瓒的下巴——吕布。

    没错,吕布!王司徒既没有发烧也从不嗑药。他在无比清醒的状态下无比明确地说出这两个字,只因为在长久耐苦的潜伏观望中,他透过现象洞察本质,发现了一些常人没有发现的事情。

    从表面上看,董卓和吕布以父子相称,然而以利益为焊接点的义父义子关系不过是演戏,偏偏董卓入戏太深,真把吕布当成想收拾就收拾一顿的儿子。史书上记载“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一次吕布为点小事惹恼董卓,董卓竟拿起铁矛就扔了过去,如果不是吕布身手敏捷,小命早送给义父了。

    后来,两人虽表面上和好如初,但王允看得出来,吕布心里已经种下了芥蒂。

    此外,吕布和董卓之间横亘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在《三国演义》中叫做貂蝉,不过这又是罗贯中的一相情愿。在历史上,貂蝉并不是人名,就像人们称董卓为太师一样,貂蝉也是一个官职。它原来指貂蝉冠,是侍从官员戴的帽子,后来指掌管这种帽子的宫女。

    《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提到,董卓曾经让吕布守中阁,吕布借机和侍婢私通,担心被董卓发现,内心忐忑不安。

    那么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嫌隙,真的大到可以令吕布反目,杀死董卓吗?这个问题王司徒认为很好回答,想当初吕布是怎么对待上司丁原的?吕布能杀掉厚遇自己的丁原,自然也能杀掉有嫌隙的董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