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一曲火了一座城-《演员2003》


    第(3/3)页

    嗯?

    这歌词,是让中年男子眼眸一亮......

    嘀铃铃——

    嘟嘟嘟——

    翌日清早,晨雾笼罩的城市下。

    被子里的林意被床头的闹钟声和敲门声叫醒。

    林意无奈的伸展着身体,一有事,孙泞总是能做到敲门声和闹钟声不差分秒。

    耷拉着拖鞋,林意打开门:“怎么了?”

    孙泞指尖拎着早饭、臂膀托着笔记本电脑:“你昨晚出去在外面,是不是唱了首《成都》?”

    林意打了个哈欠:“就这事儿啊,是啊!”

    孙泞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我注意到的时候,就知道是你!啧啧,你知道网友是怎么评价的么?”

    林意露出“你说说看”的神色。

    孙泞手指将早饭递给林意道:“就不谈你的粉丝,大众网友对于这首成都的普遍评价是唱响一座城!”

    哦?

    咬着早饭的林意眉头一挑,孙泞将电脑屏幕呈现在他的面前。

    屏幕里,是脚下这座城市的本地论坛。

    原本五花八门叨磕儿的论坛里,此刻是被一段酒馆里的视频高高占据着。

    视频下方,全是本地网友们的各种评价贴:

    “这首歌是真不赖,咱大成都有自己的城市代名歌了!”

    “曲儿好,词也写得好。”

    “夸咱们成都的,咱自己可不能冷场,必须顶起来。”

    “这是民谣吧,台上唱歌的小哥,听说还是当红的明星呢,天外飞仙正播着的那个。”

    “不知道有没有清晰版的,怎么都是录唱的视频。”

    “玉林路有这么好么?以往还没注意......”

    这城市的本地论坛,反应的只是《成都》这首歌一经传唱就广受人喜爱的趋势一角。

    至于在林意的粉丝贴吧、博客和网络间,原本对于《永远年轻》专辑成绩不断刷新的赞扬还历历在目,新曲出声的惊喜已经到来。

    粉丝中,当年第一批因林意在洞窟酒吧驻唱发曲而聚集起来的第一批粉丝对此表示道:

    “这《成都》诞生在酒吧内我一点也不惊讶,纵观我林的写曲轨迹,就会发现《永远年轻》里的多支歌曲都是诞生在酒吧之内,那里就是他的灵感源泉。”

    “说的确实,古有诗仙斗酒诗百篇,今有歌神酒吧歌不断!”

    “......”

    网友议论里,颇为有趣的是,在这段酒馆唱歌视频在网络间不断流传播放之际,由于林意是从山城而来,就有隔壁城市的网友表示道:

    “偏心!为什么给成都单独写歌,难道我们山城不配么?”

    “山城火锅终是错付一场。”

    “强烈要求林意平等对待城市关系......”

    一时间,熙熙攘攘,推动着《成都》这首以城市为名的民谣,话题度不断俱增着......

    临近午时。

    林意一行从酒店来到天府卫视大楼下。

    刚抵达这里准备进行新一天的节目录制任务时,化妆室外,脚步匆匆传来。

    林意不认识,但卫视里的化妆老师是惊讶道:“刘台长!”

    其实是副台长,但喊人不喊副嘛。

    还没说话,这位刘台长就看向林意笑着道:“这位就是林先生吧。”

    林意点了点头,不明所以这位台长找上门要作甚。

    但刘台长接下来的话是解开了他的疑惑,就听这位台长恳切道:“林先生你的那首《cd市里领导听了后,很心喜,我們注意到这首歌还没有正式发行,就想麻烦你能抽空录制出一个正式的版本,宣传口和文旅体想要得到这首歌的使用版权。”

    台长没有说出“你把词谱给我们,我们去请人”类似的降智话,虽然不要面子照着网上的歌词旋律去做出来。但真要这么干了,互联网舆论现在也不是好相与的,尤其涉及到公众人物,舆论真会剥皮的。

    再说,即便请来的宣传大使,能有面前这位小哥的名气旺么?

    林意摊手表示:“虽然我乐意效劳,但正式版是需要标准化录音棚的。”

    这种事情他没理由反对。建立好地方关系,眼下虽用不着,但总归会是一件有利事。别的就不谈,以后要是香飘飘进驻这个城市,就会有不错的地方基础。

    刘台长闻言一拍手,当即道:“这个不用准备,咱们可以找得妥妥的!”

    于是。

    林意的天府一行临时是多出了一项任务:录《成都》。

    顺便的,多出了一个“城市大使”的身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