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根据音乐上的求异心理与从众心理你完全可以知道,观众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喜欢洗脑,但不喜欢完全洗脑,还会渴求出现变化。” “前面虽然我们凸显了节奏与音效的存在感与信息量,控制了旋律的变化,但不代表听众不渴求变化,所以在最渴求变化的这个切换环节,我直接断开连接。” “那么,听众就会有种短时间内的屏息凝神的感觉,或是一种窒息感。” “等到副歌来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更大的快乐。” 果然。 李少杰将主歌副歌连接部分断开。 这空拍,几乎达到了四秒钟以上。 笑死,一首歌曲,断开四秒。 这几乎会让人下意识觉得“我耳机是不是TM坏了”。 但实际上要的就是这种“憋气”感与“悬疑”感。 至于真实演唱的话,去除这种“耳机坏了”的错觉也很简单。 加入一点极其平淡的人声过渡就OK。 反而更能提升断拍中的这种神奇感觉。 当副歌重连后,好家伙。 节奏确实更简单了。 但奇怪的音效配合洗脑的旋律,确实开始有种魔性的感觉。 并且,旋律的变化上开始加大了力度,和一开始的旋律几乎不变,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种质感上的强烈对比,确实很难衔接,衔接也会觉得突兀。 但恰恰是这长时间的空拍,来放大这种“割裂感”。 反而更显得精妙,甚至有种“神来一笔”的感觉。 “哦谢特。” “这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我TM惊了.......” 学生群体中传来一阵卧槽之声。 这歌经过这么一处理,MD好像有毒了起来。 实在是太抢耳了!! 甚至于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有更延伸的,关于人生演唱形式的新想法。 李少杰所言的“开拓思维”,确实让学生们有了一种灵感迸现的感觉。 比如可以在气声的运用上做出一点更令人“中毒”的处理? 以此让整个音乐听起来更“令人中毒”? 各种各样奇思妙想开始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出现。 你别说,一开始大家没往这方面去想。 但转眼一想,这么处理,完全不失为一招妙手。 因为,虽然音乐很注重衔接与过渡,但有时候音乐却也是会特意强调这种割裂感。 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天然对比处,不这么加把火,确实可惜了。 不少学生明白了。 或许,自己和大佬的差距就在于这里吧。 这种大胆的尝试与与众不同的脑洞,和正常人类果然不太一样。 “所以,这么一首能够非常洗脑,或者给人以深刻,且明显印象的流行音乐,大致的demo就做出来了。” 看时间基本也差不多了,李少杰便做出了总结。 “今天的这节课,就是以小见大。” “音乐的创作,有时候很注重一个思维,我们没必要被局限于一种处理方式。” “而在具体的创作中,也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并且懂得去以一个听众的角度考虑作品。” 学生们鼓起掌。 这节课,着实是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顶尖创作人思维上的不同,以及见解上的开阔。 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老师,我听说,您似乎在准备筹备一次很大的演出,不知道会在哪里买票?” 某位学生的一句话,顿时让所有学生开始变得热情起来。 “对啊老师,您的演出我们一直都特别想去,但总是买不到票。” “老师你能不能稍微透露一点?” 李少杰的票很难搞,这基本已经是一个共识了。 主要是这B的演出频率实在是太少了。 再加上本身演出质量就极高。 这真的是稀少中的稀少,自然很难得。 “哈哈,放心吧,这一次,大家都能很轻易的看到。” 李少杰笑着摇了摇头。 自己不愿意跑演出太多,那多累啊。 也不愿意看自己的门票被炒作的那么离谱。 国内还好搞,国外是真难搞。 所以,这次的大动作......自然会与以往不太一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