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扩建别苑-《大唐奴牙郎》


    第(2/3)页

    他又在直线两旁划了许多相邻紧挨的方格,说道:“这是房宅。”

    屈三翁在一旁看的奇怪,说道:“这布局,不像是坊,倒有几分像是市。”

    唐朝民房根据主人的富有程度,以进出的层数,做成院落式的结构。

    在稍大一些的城市中,由于宵禁制度的存在,还有坊市分离的要求,所以唐朝的民房大多以独院的方式,存在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里坊之中;而商铺则以街道分隔,列为两旁,形成了市。

    到了宋朝,    宵禁制度逐渐取消,再加上商业繁荣、人口增长等原因,    里坊瓦解成了商业街,民房、商铺、官廨混搭而设,不再严格区分彼此,建筑布局因此变得更加灵活,有限空间里的人口密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以,宋朝城市规划中,最常见的状态便是,建筑密集、人口拥挤、街道狭窄、接檐造舍等等。

    周钧现在的想法,便是将灞川别苑的扩建工程,以宋朝布局作为模板,打造一条商住两用、节省建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类商业街形态。

    周钧一边想,一边又将在史书中曾经看过的接檐民宅,向屈三翁说了。

    屈三翁听了好一会儿,总算也是明白了周钧的用意。

    周钧也是庆幸,好在现在有了火泥这样的便利建材,能够承受接檐的建筑强度,不然仅仅依靠唐朝原有的夯土来修建墙壁,恐怕需要额外进行加固和落桩。

    周钧又对屈三翁说道:“由于建宅于湖畔,这涉及到火泥、木梁和砖石的搭配比例,起初不用修建太多房屋,可以先接檐两栋,试一试强度,确认没问题之后,再向两侧进行拓建。”

    屈三翁应了,又朝周钧说道:“别苑用的火泥,都是由那新罗人金有济提供的,我听说他去了东都。过几日,我去长安寻他说一声。”

    听到这话,周钧先是一愣,接着叹了口气,对屈三翁说道:“那金有济怕是回不来了,至于火泥,我去寻找另外的来源,屈翁只管选址和设计便是。”

    屈三翁心中疑惑,但见周钧面色凝重,也不敢细问,只是应了下来。

    告别屈三翁,周钧回了自己的小院。

    刚一进院门,他就瞧见画月、柔杏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小娘,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第一次见到周钧,那几个小娘吓得犹如鹌鹑一般,不停朝后躲着。

    反而,刚为人妇的柔杏,胆子比起从前着实大了不少,走上前向周钧行了万福。

    画月拉过躲在后面的小娘,一一介绍,周钧一圈听下来,发现这些女子皆是来自于新进的仆户。

    与众人交谈了几句,周钧回到院中的书房,摊开纸张,开始回忆起唐朝天宝五载时的自然灾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