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参天树下蔓-《昭心劫》
第(2/3)页
「二里多,不到三里。」夏元铖答。
「那你觉得这么远,能听到什么?」陆昭漪郑重其事道。
「其实,在风满楼,跟本不可能听到声音,就连第一次我们听到的叫声,也都不是从宣武观传来的……而是我们刚好,听到就近的声响,再看向宣武观混乱的景象,便以为自己听到的,是从那里传来的,但这距离太远,根本传不到……」
「那我们听到的是什么?还有,在宣武观,影冲为何听到两次,其他人只听到一次?」
陆昭漪点点头,「你
刚刚进衙门叫的那一声,是一声,还是两声?」
「一声啊!」
「不,是两声。」她坚定道,「因为第二声,是传出来的回音,所以你自己只听到一声,而旁人便能听见回声。」
这让夏元铖不能理解了。
不过,陆昭漪继续解释着,「当时宣武观内场面混乱,禁卫一想到使节大概是遭遇不测,怕被陛下怪罪,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死者就寝的房间,而忽略了回声。而影卫则是在围墙之外,又是深夜,又不知围墙内的情节,身处局面之外,影冲自然能听清,第一声尖叫后的回声……」
至此,所有的疑惑都已解开,而她也不认为,这案子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接下来,便是要从观主口中套出指使之人,而套话这种事,对李潜来说,是他最为拿手的一项技艺。
她有一种直觉,今夜的这场命案,跟梁王被牵扯的朝歌案,有着极大的联系。
这才,她想要在开审前,先将梁王叫来谋划一番,也是为了能在那些人出手之前,先做出反计之法。
这一夜,似乎是不太平静。
直到寅时三刻左右,谍网探子传来消息,仍通过箭矢传递,其内容是李潜已查出真相,将凶手押解进宫,面见陛下。
还有半个多时辰,便要天亮了,陆昭漪坐在太渠阁衙门内,瞧了瞧外面蒙蒙亮的天色,当即找来外面的衙役,派人去梁王府外等候。只待卯时一到,便请梁王来此。
衙门内发出的一丝响动,顿时令趴在悬镜高堂之下的夏元铖惊醒,忙爬起来站直。
陆昭漪转头,见他神色慌张,不禁笑出了声,「阁令先去后院歇息吧?梁王与谢东风至少也得巳时前后,才能到齐。」
「嗯。那有劳堂嫂……」夏元铖点点头,便往后堂走去。
陆昭漪望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目光中带着几许复杂。
夏氏男子,个顶个的人中之龙,文治武功样样都是出类拔萃的。而她所接触到的夏氏之人,大抵都是个个身怀绝技,或有惊世之才。
反倒是夏元铖,好似没有一项特别出众的天赋,终究在夏氏个个出类拔萃的家族之中,成了一个特例。
烛台中的火烛,随着蜡烛见底,一个个渐渐熄灭,整个太渠阁内,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陆昭漪收敛心神,重新去点了一支烛台,走向书架,取出一份竹简回到座席,摊开书简,将所有的思绪投入到朝歌案的卷宗之中。
一夜已过,朝阳升起,明媚的阳光照在洛京的街坊之内,原本空荡荡的巷子里,百姓们陆续出行,又热闹起来。
太渠阁衙门,此时迎来一名不速之客,趁着陆昭漪全神贯注在案卷时,一声不吭的,就站在大堂之上。
可她并非全然不知道有人进来,在翻阅竹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她也从未抬头看向来人,语气淡漠道:「左相来此,怕是有何重要的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