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待考-《倾世花容》
第(1/3)页
皇后特准京中贵女入选习艺馆的恩旨一经传出,名门勋贵之家的仕女们立即忙碌起来。Ω笔 趣Ω阁Ww『W.ΩbiqUwU.Cc
北宋风气开化,人们的思想并不似程朱理学兴起之后那般保守禁锢,也还尚未流传起“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荒唐言论。
宋人主张女子应当与男子一样接受教育,当时的女童可以和男孩子一样入学读书,甚至有因为幼年一同读书而相知相识最后成为伴侣的。
因此宋代才女多如繁星,士大夫常常歌颂女子的才华,并颇以自己的妻母女儿学识过人为荣耀。
男子鼓励女子读书,女子读书明理,养成不让须眉的胸襟见识,再以此来相夫教子,自然会培养出更多的才子与贤臣。
女童朗朗的书声,少女娟秀的书法,都在长大以后化作母亲谆谆的教诲和妻子温柔的劝勉,照亮了男儿前行的道路。
普通人家的女子尚且崇尚读书,京中的名门闺秀们更是从小遍览群书,史书典籍过目能诵者不在少数,闺阁游戏也常常是吟诗作赋,口齿噙香。
因此此次习艺馆考试竞争甚为激烈,其在仕宦之家中受重视的程度甚至过了每三年一次的春闱大比。
女子的出路虽然比不得男儿,不过是嫁人生子,可也得看是嫁给了什么人。
一旦飞上枝头变凤凰,其给母家所带来的荣耀,却要远比男子十年寒窗所奋斗来的多。
虽说只是陪公主读书,可是谁都明白,皇上的几个幼弟都刚刚过了弱冠之年,较长的几位皇子也都到了成婚的年纪。
如果入宫后有幸得到皇后和公主的喜欢,便有机会嫁给亲王或皇子,再不济,嫁给郡王、世子,或是被赐婚给得到皇上赏识器重的年轻才俊也都是好的。
而且,每个人心中也都藏着一个隐秘的心思,皇上如今也还不到四十岁,正是春秋鼎盛之年。如果自家女儿能够像苏婕妤一样有幸嫁入后宫,那么无疑会为其父兄的仕途修筑起一条高耸入云的天梯。
梁老太太在圣旨传下来的当天就取消了李秀筠的禁足,只是不允许再走出府门一步。这一条规定当然是多余的,李秀筠每日在父亲的书房里埋头苦读,自然没有什么时间和心思出门游玩。
她甚至也不再想自己和洛清鸿的事情,她只知道,忍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一次,她要靠自己,她要为母亲争脸面,为哥哥谋前程,为妹妹谋出路。
她要二房东山再起。
而这也正是梁老太太心中所期盼的,她相信以秀筠的才学完全可以压倒群芳,在这次考试中拔得头筹。
这些年三房对二房的压制,她心中不是不清楚。只是大房全家不在京中,二房败落,家里如今完全依仗三房操持,有些事她也只好就佯作不知。
二儿子李典承去世以后,梁老太太从白人送黑人的巨大悲痛中挺了过来,就是为了让自己多活几年,能亲眼看见李晏平成家立业,看见秀筠姐妹平平安安地出嫁。
第(1/3)页